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x
A+

零碳海岛的绿色密码

摘 要

大陈岛,位于离台州市区52公里的东海上,由“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组成,同属台州列岛。

大陈岛,位于离台州市区52公里的东海上,由“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组成,同属台州列岛。600多年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在波涛接天、巨浪如山的境况下,以罗盘导航定向行走西洋,将这两座毗邻的珍珠小岛记入《郑和航海图》,得名“大陈山”。

1958年,第一批登岛的垦荒队员建起大陈岛第一座柴油机发电厂,但囿于成本,只能在晚上供电若干小时,而且柴油机一启动运行,噪声巨大,给宁静的海岛带来刺耳的噪声污染。

随着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和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在大陈岛先后投入运行,大陈岛入选浙江省首批低(零)碳试点单位,与之相配套的,大陈风电场可为上下大陈岛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全电已覆盖大陈岛民宿、养殖、交通、景区、低碳固废处置、低碳废水处理……(一)

我在岛上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皆为新能源车。这批新能源客车,单从外观设计上看,就有明显的大陈特色。除了有大陈岛字样,还有海鸥、大海等海岛元素。客车线路覆盖上下大陈主要景点,既方便了岛上居民出行,也为岛外来客提供了清洁舒适的乘车环境。

生活在大陈岛的居民发现,如今大陈岛的角角落落都在潜移默化地被绿色改变,从生产到生活正全方位实现低碳化,一幅水清岛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海岛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下大陈岛,我入住的是“有家”民宿。这是大陈岛第一家全电民宿。

所谓全电民宿,是指通过实施电能替代,提高民宿电气化水平,在民宿的建设、改造及运营过程中,在烹饪、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诸多方面,实现以电能作为唯一终端使用能源的民宿。

“有家”民宿的地理位置,在下大陈岛,可以说独一无二,是180度海景房。

我踏进民宿,一抬眼,看到作家黄亚洲的题词“上得大陈,方知有家”被装框悬挂在前台对面。我拍了张照片发给亚洲,他回过来五个笑脸,可见他是开心的。很显然,“有家”在岛上,有口皆碑。

站在客栈阳台上,可眺大陈海域一角,且有一个细沙绵软,厚度适中的沙滩。黄昏,海上的渔火忽明忽暗,偶尔,有一艘渔船驶过,打破海面的宁静。客栈外是一片坡地,种着青菜,菜地上方,建了一个瞭望台,茅草覆顶,上面挂一块“我在大陈岛很想你”。我爬上瞭望台,三月的海风吹过,有些许凉意。从这个角度,大海似乎显得更为辽阔。

“有家”客栈地处大陈岛东端,从地理位置看,并不是最好,距离岛中心梅花湾有点远,不过,“有家”创始人施招荣有自己的考虑,岛东端视野开阔、地势较高,大陈海域的海景可尽收眼底。街上热闹是热闹,但却没有这样的地理优势。施招荣认为,从街上到民宿的这段距离,不能构成游客不选择“有家”的原因,相反他认为游客既然选择来到大陈岛,对海景房一定会更加情有独钟。

施招荣不是大陈岛本地人,他在椒江经营一家轮胎店。2016年,施招荣和妻子来大陈岛旅游,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海岛深深地吸引,次年4月便买下了位于凤尾村土地堂的一栋青石民居。施招荣将它命名为“有家”客栈,这是他向往已久的家。“有家”客栈只有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都以“外婆家”“舅舅家”等家人的身份来命名,让客人一入住,就有宾至如归之感。施招荣妻子陈菊琴说,“这是我们民宿的主题,让游客有回家的感觉。游客在这里住三天的话,我们会确保他们的早餐三天不重样。”

(二)

那么,如何分辨普通民宿与全电民宿呢?其实很简单,全电民宿,都挂有一块专用标志身份的特制牌匾,木质,设计有家,也有电的元素,上端是“国家电网”的文字与标识,下端,则是一行字“电力,服务美好生活”。除了特制牌匾,因为“有家”是第一家全电民宿,所以,还在房前嵌有一块说明:这是一家以“电”为唯一能源的民宿,区别于传统民宿的燃煤、燃油、燃气设施设备,“全电民宿”在其建设运行过程中,将厨房烹饪、供暖制冷、新风系统、供水系统和照明系统等诸多方面作了电能替代改造。平均入住一晚“全电民宿”,您将可以节能0.87千克标准煤,相当于减排7.09千克二氧化碳。欢迎您入住“全电民宿”,感谢您为大陈岛的绿色生态保护与“零碳”海岛建设添一份力。

说实话,入住全电民宿,与传统民宿相比,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感受,要说有感受,就是少了煤气和油烟味。服务员给我们做早餐时,我特意去厨房看了看,验证一下陈菊琴讲的是否属实。要说吃的,豆浆是自己磨的,肯定又香又好喝,红糖馒头好吃,我一连吃掉两个。但让我关注的,还是煤气炉改成的电磁炉,这是全电民宿的标配。我问服务员,电磁炉的使用感觉怎么样,她觉得最明显的感觉,一是方便,二是清洁,三是安全。我试了一下,只需旋转按钮,原先用煤气时跳动的火焰,现在被蓝色电量格代替,服务员说,“可别小看这个电磁炉,烧饭火力很足够,一蒸笼花卷很快就熟了,而且,可以轻易举起锅的把手,一点也不烫。”

施招荣有三个身份:台州好人、第七届椒江区道德模范、椒江区新时代垦荒人。我觉得,“有家”客栈能成为大陈岛第一家全电民宿,且当选台州民宿协会副会长单位,与创始人的这三个身份分不开。他的视野与心胸,需要像大海一样开阔,方能先人一步接受新生事物。

当然,除了响应“零碳”海岛建设,客栈日常运行费用的降低,也是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2020年,“有家”客栈在大陈供电所指导下进行了全电改造。厨房里配备了一套电磁炉、电煮锅、电蒸笼等全电设备,代替了原先的燃气灶,使用三年多来,成效明显。施招荣算了一笔账,他认为,改为全电民宿后,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是干净,第三个是省钱。一个月能省煤气费大概是200元左右这样子,一年下来也有2000多元钱了。“相比用煤气,换成用电后每月费用能减少20%。”或许对于施招荣来说,这笔费用在他的商业版图里,不算很大,但终究是划算的。

施招荣对于全电民宿的使用感受,与服务员的感觉几乎不谋而合。施招荣大气,他说,“凡是预订了我们家的客人,他们也可以自己带食物过来,在全电厨房进行烹饪,安全又方便。”尽管自带食物的客人并不多,但他有这个底气讲这个话,主要还是全电厨房带来的便捷与安全。

大陈供电所长蒋伟坚也给我算了一笔账,他说,前期的厨房改造要购买一套电磁炉,大概成本是7000元至8000元左右。按照已经改造了的民宿老板的说法,大概2至3年就能完全回收前期投入的成本。从这个稍稍长远的角度看,全电民宿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

“有家”附近的“海巢”客栈创始人,85后毛海明也证实了施招荣的说法。

其实,我在椒江码头,就与毛海明夫妻俩偶遇了。当时,我和张学鹏、曹霞等在排队检票上船,曹霞突然与排在我们前面的一对年轻人打招呼。曹霞说,过两天去和你们聊。原来,这是一对在大陈岛上经营民宿的夫妻,是我这次的采访对象。我发现,他们脚下,有一堆日用品。妻子李园园说,他们过来椒江采购一些东西。

从“有家”到“海巢”步行也就两三分钟,几乎是毗邻。夫妻俩都在。我们就站在院子里聊天,毛海明告诉我,客栈是自家的老宅改造的,客房用了新型建材,是新中式和简欧风格的装修,看上去轻巧,但又耐看。我问他,怎么就想到给客栈起名“海巢”。毛海明笑着说,其实也没有特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在海岛上,一个可供远行的人歇脚的巢而已。

我很自然问到全电民宿的事,毛海明也很坦然地告诉我,这是趋势,再说,岛上用煤气的确不方便。因为煤气是需要从大陆海运上岛,再从码头统一拉到那个煤气罐存放点,然后,我们就去那边灌。但在灌的过程中有时候排队会排不上。我说怎么会排不上呢?是人太多了?他说,就是用户与煤气罐的数量不匹配,比方说你30个人过去,但只有20罐煤气。有时候,我们很早就过去,4点半就排队排在那里,煤气站都还没有开门,天也没亮,但好不容易排到了,人家告诉你,煤气没有了。我们开客栈的,煤气是一天都不能停的,不然,就开不了饭。搞了这个全电民宿,厨房里的事情就省心多了,现在说煤气,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一样了。

打造全电民宿的难点在于厨房的改造。大陈岛的灶具燃料全靠海运。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燃料短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会导致每户民宿都会囤积大量的燃料。说到全电厨房,刚推行时,用户最担心的,还是安全。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岛上采访时,也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记者邀请大陈供电所的潘宏恩,现场进行了演示。

我从电视画面中看到,潘宏恩指着电磁灶的磁控开关对记者说,你看我开最大,马上气泡就起来了。潘宏恩在灶上搁一壶水,对记者说,只需要10秒钟,水就沸腾了。但实际演示,不到10秒钟。潘宏恩要记者数数,记者数到十,壶里的水就已经沸腾。潘宏恩说,你别看这里是沸腾的水,温度很高对吧?但你看它水开了,其实它这里是没什么温度的,很安全,手碰着都没事。潘宏恩用手试了一下,对记者说,你看都不烫的。记者也伸手试了一下,说,是凉的,比我的体温还要低。潘恩宏说,我们整个全电厨房是没有明火的,这就杜绝了明火引起火灾的隐患。

(四)

蒋伟坚告诉我,“有家”和“海巢”的全电民宿,在大陈岛是样本。其他民宿主人来看过后,表示认可,回去以后也着手改造。现在岛上的全电民宿已经超过30家。随着“零碳”海岛建设的推进,这个数字还会持续而快速增长。他说,岛上拢共不到50家民宿,或许,你下次上岛再来看,全部都是全电民宿了。

我和毛海明正聊着天,他妻子李园园笑着从房间里出来。夫妻站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但令人悦目的喜感。毛海明身高在180公分以上,他妻子则娇小玲珑。但看得出来,李园园的性格很好,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她是台州路桥人,为了爱情,就嫁到岛上了。她加入我们的聊天,尽管对岛上跟民宿相关的管理,夫妻俩也有一些想法,认为可以做得更规范,更好,但她始终笑眯眯的,所以,听上去,她不是在说一件不愉快的事,而是谈笑间,阴云全散的感觉。

毛海明算是垦三代,他爷爷当年跟垦荒队员上岛,虽然不是垦荒队在编人员,但干的活,和垦荒没有差别。他在岛上定居下来,娶妻生子。

毛海明说,刚开始做民宿,其实岛上的人是不看好的。但对这个岛他是有情怀的。我理解毛海明所说的情怀,从他爷爷开始,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而李园园则说,我们的垦荒,是精神上的一种垦荒。

李园园说,老房子门打开,一扇窗,三面墙,好简陋啊,就是传说中的家徒四壁。改造成民宿后,第一年客人很少,我们买了车,专门去码头接客人。说心里话,我们总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好的一面,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不过,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海巢已经有了自己的连锁,从一家到三家,年营业额能达到一百万元上下。

李园园在聊天中,对全电民宿十分认可,特别是电磁灶,她更是赞不绝口。她说,“这口灶最大功率15千瓦,平时用5千瓦就够烧菜了,而且油烟更少。”

我提议和他俩合个影。李园园系着“海巢”专用围裙,穿着一双拖鞋,是客栈老板娘的行头。我说就这样很好,但她坚持要去换一双鞋子,她说,穿着鞋子,她会显得高一点。

照片拍出来后,我们三人的神态都很放松,尤其是李园园,双手叉腰又未完全叉腰的样子,脸上笑容仿佛一朵刚好盛开的花。我们身后的背景,是一堵白色的墙,墙上是“海巢”标识。“海巢”已在岛上开了几家连锁民宿,之所以要投资,是因为在毛海明心里,他看好大陈岛的明天。

(五)

“海巢”阳台外面种着一片桔子树,且已结果,桔子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见我们在议论这片桔树,毛海明妈妈端来一盆桔子,让我们吃。我发现,盆里的桔子颜色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桔黄色,另外一种却是罕见的偏白色。毛妈妈说,白的要甜一些,都是我们自家种的。毛海明说,他爸爸妈妈身体还好,平时就在客栈里帮忙干活。我说,那你的运营成本又降低不少。他说,这个可以忽略不计,不是钱的事,主要是有事情可做,他们也开心。

我理解老人的心情,与他们的聊天中,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早先的大陈岛,“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现在,除了不可抗拒的风浪会让客船停航,其他几个制约大陈岛发展的瓶颈,基本得以解决。自家几间老宅,经过儿子的手,突然就成了摇钱树,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离开“海巢”,我发现外墙上挂着一块“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牌子。年轻的毛海明,带着他的妻子,返回他的家乡大陈岛,将祖传的老宅改造成民宿,给远方的来客,一个面向大海的“巢”。我忽然意识到,毛海明夫妇在给游客一个巢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筑起了一个“巢”,他们在这里看潮涨潮落,看太阳在早晨升起,也看月亮挂在大海上空。

来源 | 中国环境APP

作者 | 陈富强

编辑 | 程龙

来源:生态环境部 发布日期:2024-12-19 所属分类:环保清风